生態環境領域再出新規。生態環境部已正式印發《關于加強重點行業涉新污染物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的意見》,著力構建新污染物源頭防控體系。

上海環保展了解到,當前,我國新污染物治理工作尚處于探索階段。生態環境部環評司相關負責人指出,由于新污染物種類繁多、環境行為復雜,現有的環境管理體系在標準制定、監測手段和管控措施等方面仍存在明顯短板。"特別是對于尚未建立標準限值的新污染物,如何在環評中開展科學評估并實施有效管控,是我們面臨的重要課題。"該負責人表示。
根據新出臺的指導意見,生態環境部門將重點聚焦石化、涂料、紡織印染、橡膠、農藥、醫藥等六大行業。在污染物篩選方面,將以國家重點管控新污染物清單為核心,同時涵蓋有毒有害污染物名錄、優先控制化學品名錄以及國際公約管控物質中已建立標準或監測方法的污染物。
值得注意的是,新規明確將新污染物管控要求納入建設項目環評審批條件。對不符合管控要求的項目實行"一票否決"。同時要求建設項目在設計階段就要考慮新污染物減排措施,從工藝源頭減少新污染物產生。對于已有排放標準的污染物,必須確保達標排放,并納入排污許可管理范圍。
上海環保展了解到,在監測管理方面,指導意見提出了分級分類的監管思路:對已制定環境質量標準的污染物,要求開展區域環境質量現狀監測和影響預測;對暫未制定標準但具備監測方法的污染物,則實施日常監測和跟蹤評估。這一創新性的管理方式,將為新污染物治理提供更加精準的科學依據。
文章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