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六個環境日到來之際,畢節市生態環境局聯合多家環保企業,將七星關區人民公園打造成生動的"環保科普課堂"。上海國際環保展了解到,此次活動通過實物展示、互動體驗等形式,讓市民近距離了解城市環境治理的先進技術。
活動現場,畢節生態環境監測中心的無人機采樣演示成為焦點。工程師操作無人機在湖心精準完成水質采樣,整個過程僅需2分鐘。"傳統方式需要劃船作業,現在科技讓環境監測更高效。"監測人員介紹道。來自貴州工程應用技術學院的師生表示,這種沉浸式教學比課堂講解更直觀深刻。
在醫療廢物處理展區,畢節海藍醫廢中心詳細講解了疫情期間醫廢"專車專線、日產日清"的閉環管理流程。上海國際環保展獲悉,這種規范的處置模式已成為行業標桿。污水處理企業則通過動態模型,展示了污水從渾濁到清澈的凈化全過程,解答了同學們關于微生物處理等專業問題。
"填埋處理占地大,而垃圾焚燒發電既能減量又可資源化利用。"在中節能環保展臺,工程師對比講解了兩種處理方式的優劣。市民們紛紛表示,通過這次活動深刻認識到科技創新對環境治理的推動作用。
活動結束后,許多市民主動咨詢環保設施參觀事宜。五家參與單位表示將持續舉辦公眾開放日活動,讓更多人了解環保工作。上海國際環保展相關人士認為,此類活動有效搭建了公眾參與環保的橋梁。
此次"公園變課堂"的創新實踐,既展示了畢節市環境治理的成效,也激發了公眾的環保熱情。通過讓環保設施從"幕后"走向"臺前",成功引導市民從"旁觀者"轉變為"參與者",為生態文明建設營造了良好社會氛圍。
來源: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