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節能技術展注意到,伴隨工業4.4.0和生成式AI技術的快速發展,全球智能制造與工業自動化正迎來深刻變革。根據麥肯錫的研究,到2030年,中國、日韓和西歐等先進制造市場有望率先實現自動化革命。這些地區的領先企業將通過顛覆性技術、新業務模式、云計算和半開放生態系統,構建高度數據驅動和AI賦能的生產環境。
中國高度重視智能制造發展,多部門出臺政策予以支持。《“十四五”智能制造發展規劃》明確提出,到2025年規模以上制造業企業基本實現數字化網絡化,到2035年全面普及數字化網絡化,并初步實現智能化。生成式AI技術的突破,為行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然而,全球制造業也面臨貿易摩擦、通脹壓力、經濟放緩等多重挑戰,亟需通過自動化與智能化提升抗風險能力和生產效率。

在此背景下,本白皮書提出以下核心觀點與建議:
一、中國自動化行業預計在2030年前實現跨越式增長
工業自動化市場包括流程工業自動化、離散工業自動化及工業物聯網與云服務三大板塊。勞動力結構變化、技術突破以及企業數字化投入的增加,共同推動市場加速成長。AI技術顯著提升了機器感知、決策、運動控制及人機交互能力,加速“人機結合”制造環境的實現。中國企業正積極合作構建工業物聯網平臺,開放性與系統兼容性成為關鍵考量。
國產化進程也在不斷推進,在DCS、PLC、伺服系統和工業軟件等領域取得顯著進展,本土解決方案正從“能用”向“好用”演進。
二、三大技術趨勢重塑產業邏輯:平臺化、敏捷化與智能化
平臺化:通過“平臺+應用”架構整合數據與服務,提升兼容性與靈活性,支持模型化數據底座、分布式調度與內生安全機制。
敏捷化:依托虛擬化PLC、低代碼工具等實現軟硬件解耦,支持快速迭代與柔性部署,提升工程效率與系統彈性。
智能化:通過多源異構數據融合、工業AI智能體與全過程仿真優化,推動經驗驅動向數據驅動轉變,實現智能決策與持續優化。
三、對企業轉型的建議
戰略先行,統一規劃:制定數字化轉型戰略,構建一體化平臺架構,統一數據標準,支持敏捷應用開發。
分段投資,聚焦價值:以價值為導向,優先攻堅高成本、高風險場景,控制投資回報周期,小步快跑推進迭代。
擁抱AI,融入生態:推進AI深度應用,借助工業互聯網平臺能力,參與開放生態,降低供應鏈依賴。
培養團隊,推動文化轉型:打造復合型人才隊伍,建設“數據驅動”文化,通過敏捷組織與創新機制激發全員參與。
展望2030年,智能制造將進入高速發展新階段。上海節能技術展認識到,企業應積極構建“人機協同、數據驅動、生態合作”的智能生產體系,以應對全球競爭與技術變革帶來的挑戰,持續提升生產力和競爭力。
來源:麥肯錫
如有侵權行為,請聯系刪除。